2025年8月26日,由總院公司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水淮河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編制的《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順利通過省發改委、財政廳審查。總院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程志遠帶領項目組參會。
本次審查為期4天,8月23-8月24日省發改委組織專家組、評估單位、編制單位赴合肥、六安、淮南多地進行現場勘察,深入調研灌區的現狀與實際需求。8月25日-8月26日在合肥召開咨詢評估會,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水利廳、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灌區涉及的合肥、六安、淮南三市及其縣(區)數十家相關主管部門參會。會上,與會專家和代表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按專業分組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對項目組的成果進行了肯定,并從需求分析及產出方案、項目選址及要素保障、項目建設方案、項目投融資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寶貴建議。下一步項目組將根據會議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可研報告,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淠史杭灌區橫跨皖豫兩省、江淮兩大流域,設計灌溉面積1198萬畝,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全國最大灌區。灌區以大別山區六大水庫為主水源,同時利用灌區當地徑流、外部河湖提水,形成由三大渠首、2.5萬公里七級固定渠道、6萬多座渠系建筑物、1200多座中小型反調節水庫、20萬座塘堰構成的“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歷經60多年持續建設和改造,淠史杭灌區是千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保證、千萬人口的飲水安全保障、千里大別山的防洪屏障和千里淮河的生態護廊。
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已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全國農田灌溉發展規劃》、《水利氣象領域“兩重”建設實施方案》、《安徽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等重要規劃或方案,是構建江淮水網,打造“設施完善、節水高效、管理科學、生態良好”現代化灌區,全面提升灌溉供水保障水平、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全國示范性工程。本次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積720萬畝,骨干工程完好率由70%提高到95%以上,灌溉保證率達到85%,增加糧食產量為28800萬kg,灌溉增產效益為22948萬元,同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至0.58,年節水2.43億m³,節水效益為25229萬元,對鞏固安徽糧食主產省地位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這份高質量可研報告的背后,是項目組近一年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付出。現場查勘階段,總院公司共派出10個調查小組共計60余人,歷時近1個月完成了各級渠道及建筑物的現狀問題的摸排;勘察測量階段,勘研院共派出150余人的勘測隊伍分赴9個縣區同步開展勘測工作,為項目獲取了精準的第一手資料;報告編制階段,項目組80余人的精干團隊與設計聯合體單位一起集中辦公,歷時100多天,如期完成可研報告。
可研報告順利通過省發改委和省財政廳評審,為工程啟動奠定了堅實基礎,站在新的起點,總院公司項目組始終秉承“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水利行業精神,上下齊心、賡續前行,錨定建設現代化灌區的目標不動搖,努力在新一輪國家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和安徽千億斤江淮糧倉建設行動中貢獻總院力量。
(水生態環境院)
